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

人物 | 重庆姑娘施廷懋的第二个梦想:东京奥运会冠军

10月8日,在中秋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,施廷懋终于踏上回乡路,赶上了一顿香喷喷的团圆饭。

“记得上次回家,已经是一年前了。”施廷懋笑称,一年365天,在家的时间最多5天,和教练在一起的时间比父母还长。

回家第二天,施廷懋便到奥体中心重庆跳水队,与小队员们进行了零距离的交流互动,并亲身示范跳水动作。“都是别人看我跳,今天我要看他们跳。”施廷懋笑着说。在冠军的激励下,小运动员们个个精神饱满、热情高涨,训练效果都明显提升了。

调整状态全力备战奥运会

前不久刚刚结束2020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世界杯、奥运会选拔赛,载誉而归的施廷懋对这次比赛的成绩并不满意,她坦言:“今年受疫情影响,状态有点低迷,将近一年没有转换训练场地,突然切换到激烈的全国比赛,在心理上是一种考验,但是我觉得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,通过这次比赛让自己沉淀一下也是好事。”

施廷懋与小运动员们合影

疫情之下,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,打乱了施廷懋原本的备战节奏与计划,这让现年29岁的施廷懋变得有些难受,前一刻还在全力冲刺,下一秒却直接停了下来,想把一直提着的那口“气”找回来,并非参加一两场比赛就能达到的。

“能够参加奥运会就很满足了,如果告别运动员的身份,希望能好好休息一下。”施廷懋还简单规划了一下自己的退役生活,学学英语,提高一下文化水平,但还是会在跳水项目范围内活动。

这次趁着比赛结束回家休整一番,施廷懋也只给自己放一个星期的假。十月份底,冬训就要开始了,面对总局给自己定的目标,这位耿直的重庆妹子眼里闪烁着充满干劲的光芒,并表示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,希望能在冬训有所收获。

“拿冠军不难,难的是保冠军”

在跳水领域,施廷懋相比其他业内知名运动员来说要“晚熟”一些,但她凭着一如既往的坚持,成为我市首位获得全运会、亚运会、世界杯、世锦赛、奥运会“大满贯”的运动员,连续四届被国际泳联评为“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”。这样持续稳定、高水平发挥的背后,有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。

展开全文

“2016年那个阶段打比赛的时候,靠的就是硬拼,那个时候敢闯、想赢、有冲劲,没有任何后顾之忧……”回忆过去的状态,施廷懋的嘴角微微上扬。“但现在这个阶段,年龄大了,困难多了很多。其实拿冠军不难,难的是保冠军,想要长期保持好状态,需要长时间的修炼。”

随后,施廷懋还分享了这四年来的“修炼秘籍”。“首先就是要专注,拿了好成绩后,很多诱惑都会跳出来,如果受影响那就不能走到现在。”伤病、年龄、思想......这一系列问题萦绕着她,虽然长期持久的训练比每场比赛都难,但坚持的信念是支撑她战斗下去的源源不断动力。当谈及内心的诸多情绪时,她更加坚定地说:“国家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待遇和保障,如果连最基本的吃苦耐劳精神都没有,那就不配站在最高领奖台上。”做了运动员以后,饮食、言行举止方面都不能随心所欲,施廷懋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把这件事做到极致、巅峰,这就是她一直坚守的自立。

施廷懋跳水精彩瞬间

对于如何宣泄情绪,施廷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——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。“虽然拿了很多冠军,实现了梦想,但我依然没有放弃,东京奥运会冠军是我的第二个梦想,接下来,我将为之全力以赴,这也是我的价值所在。”她抿嘴微微点头后,欣喜地说:“每场比赛并不是一定要赢,而是要努力去赢。希望能亲身力行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小运动员们。”

推动项目融合发展 努力培养“小施廷懋”

在跳水馆看着一个个小运动员们柔软、轻盈的身姿,施廷懋发出感叹:“重庆跳水队的未来都寄托在他们身上。”

跳水是一项长远发展的项目,专业性强,对场地、器材、经费、教练等投入要求都非常高,日复一日重复同一个动作,最终厚积薄发取得荣誉,这样的成长过程让很多人望而却之。

针对这样的现状,市运动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胡文平表示:“目前,我们也正在积极开拓思路,采取了一些措施。第一就是希望更多区县把跳水项目搞起来,二是在幼儿园设点选苗子,培养后备人才,最后就是利用寒暑假搞苗子集训。在硬件设施方面,我们也正在大学城修建专业的跳水馆,保障运动员训练的基本配置。”

下一步,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还希望体操和蹦床项目能在重庆得到推广普及。市运动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胡文平表示:“施廷懋就是从体操转练跳水的,毕竟这些项目有异曲同工之处。希望重庆的跳水项目,在出现施廷懋这位代表性人物后,能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,涌现出更多的“小施廷懋”、“小小施廷懋” 。”

来源:重庆日报客户端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